视频链接: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99584.htm
提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常是能源、建材和军工等相关行业。而在yl34511线路中心化工学院,有一位青年教师正以自己化工方向的科学研究为工具,在医学领域开疆拓土,他便是yl34511线路中心十大学术新人——陈鑫教授。
着眼需求,开拓医药新领域
陈鑫学习阶段攻读的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随着在科研上的不断精进,他意识到基础研究须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制造出能够精准治疗多种疾病的化工新材料,成为包括陈鑫在内众多科研工作者共同的科研方向。
陈鑫表示,“开拓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医学功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花时间、花力气去探索。”他积极投身于仿生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组织再生、疾病治疗、疾病早期检测等医学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陈鑫深信科研领域的合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因此与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生物医学领域知名学者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生物医用材料在疾病治疗和组织修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合作,目前陈鑫的课题组已经通过化工新材料的设计实现了骨骼、皮肤、脏器、牙齿等多个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以及恶性肿瘤、心脏病、免疫缺陷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在智能仿生工程材料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通过产品测试并实现实验室生产,有望应用于人体。谈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说:“我希望我的研究能为祖国医疗事业提供治疗疾病的新思路,能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来到交大短短两年半,陈鑫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和多种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此外,他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CS Nano,AFM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英文学术专著2章,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目前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与客座编辑。
科研路漫,积跬步至千里
“科研绝非一蹴而就的事业,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之中,持续思考是不可或缺的。”陈鑫认为,在科研的疆域里没有无法抵达的山巅,所谓失败的课题所欠缺的就是深入的思考。他说:“从事科研活动就像雏鸟破壳而出,孵化阶段的积累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还应端正态度,选择着力点,不懈寻求突破。有朝一日从蛋壳中探出头来,便是实现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但这绝非研究的终点,科研的‘鸡蛋’仍未完全打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想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需要冲破所有桎梏。这样的破壳而出,展翅翱翔之路需要科研人员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不断思考,不断寻求崭新的突破点。”
除了思考,执着也已成为陈鑫学习、科研与工作中的关键词。他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以“一根筋”式的执着上下求索。初到国外求学时,他曾面临口语交流困难的问题,阻碍了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于是他对着墙壁练习口语,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为赶上科研和学习的进度,他一再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克服了语言的障碍。这样的执着,是陈鑫对待生活学习的一贯态度。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勤恳奋进,稳扎稳打写下每一份科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他尽心尽责帮助学生寻找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审读论文。对每个学生负责是他的信条,坚持发掘每位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他希望能够把越来越多的学生引入科研这扇大门,让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发光发热。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他会腾出整块时间来仔细审读。经常因为太投入,忽然抬头才发现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窗外早已夜幕沉沉。
陈鑫认为,在选择科研课题时,首先要考虑国内国际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科研领域内部的发展空间。从研究初期开始,就应着眼于挖掘课题深层的成果与意义。踏上科研之路定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其他研究机构甚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精进。要进行一项研究、教授一门课程,就一定要殚精竭虑将它做好,无论路遇什么难题,都以踏实与执着将其一一解决。
同舟共济,扬帆共赴新征程
陈鑫2015年作为青年拔尖人才加入yl34511线路中心化工学院,踏上了扎根西部、奉献奋斗的征程。学院里互帮互助、共同进取的氛围使他备受鼓舞。陈鑫表示,学院的领导和老一辈教师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竭尽自己所能为年轻人创造机会,提供发展空间。老教授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几十年教学和科研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让身为后辈的陈鑫和同事们感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在学校与学院的鼎力支持下,陈鑫完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了出色的科研团队并不断扩大规模,逐步开展研究工作。
老一辈西迁人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扎根西部这方当时尚属贫瘠的土壤。他们知难而上,在一穷二白中建设起美丽的新校园。对新一代西迁人来说,学校、地区与国家的需要,就是奋进的方向。随着入选“双一流”和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建设,西安交大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陈鑫坚信,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交大发展必将迎来更明朗广阔的未来。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努力,在创新港这一新舞台上潜心科研,不断提升自己,为交大、为西部、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