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至23日,yl34511线路中心第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化工分论坛在化工学院顺利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7位青年学者齐聚化工学院,进行了化工领域对口交流,共话学术发展,探讨化工学科建设。化工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分阶段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张早校教授、副院长方涛教授、学科主任杨伯伦教授和化工系伊春海主任和院长魏进家教授主持。
首先,在22日上午的分论坛,党总支书记张早校教授介绍了来自海内外的17位中外青年学者,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卢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周晓亮,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朱春宇,马来西亚Gadang Works Sdn.Bhd的Lee Kim Yang,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Zhanying Zhang,美国布朗大学的严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傅博诣,德国哈雷大学的陈森斌,英国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王晓东,爱尔兰/都柏林的周德重,美国康宁公司的熊勤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刘振,美国Rice University的邬静杰,英国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赫广平,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蔡仲雨,University College of Southeast Norway的Pai Lv, 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Caixia Wan。
随后,张早校教授代表学院对优秀海内外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陕北是重要的能源化基地,化工学科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应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从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方向的角度指出学校非常重视化工学科的发展,将化工学科规划为战略必争学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之后他又从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学校的青拔配套待遇、人才扶植计划、研究方向的契合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化工学院将借助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领军学者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并实施学院人才引进配套措施,热切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化工学院,共促学科发展。
在本次化工领域对口交流中,中外青年学者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内容涵盖无细胞生物合成、二氧化碳高温电解池、清洁能源的催化转化、有机共轭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请柬驱动的超分子拓扑结构和微观形貌及自愈材料、可持续化学过程的含金催化剂,生物质热解的流体力学多尺度模拟、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在电池上的应用、基于碳材料开发的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上面的应用、碳基材料孔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调控、二维光子晶体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等。会场上教师、学生纷纷提问互动,讨论十分热烈。
23日上午学院为参会学者组织了系所座谈会,会上魏进家院长等相关领导介绍了学院、系所及学科发展的相关情况,来访学者首先对交大及化工学院此次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就学校的人才选拔政策、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互间的科研合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之后学院还安排学者们参观了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及西部创新港数字展厅,青年学者纷纷表示看好交大化工的发展前景,愿有机会加盟化工学院或从多方面与交大取得合作,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